《巧渡金沙江》办研讨会 专家称可参考《长津湖》

共11张

网讯 2月21日,重大革命题材电影《巧渡金沙江》研讨会在京举行。导演陈国军、原著作者李美桦、编剧郭军浩等片方代表出席活动,中国电影基金会专家理事长张丕民、副理事长阎晓明、副理事长姜涛、国家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的明振江、陆文虎、肖裕声、史东明,以及四川省会理市市委书记陈方勇等专家领导参与研讨。

《巧渡金沙江》改编自李美桦所著的《浪拍金沙》,以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为背景,刻画了红军运筹帷幄,机智巧妙渡过金沙江天险,成功摆脱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的传奇故事。

李美桦介绍,原著既囊括了对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伯承、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正面表现,也蕴含了对国民党高层人员的叙述描写。与此同时,他还设计了一对小人物,旨在通过他们将不同场景串联起来,再度呈现那段我们不能忘记的历史。

作为本片编剧,郭军浩在执笔过程中查阅了很多历史资料。他认为红军长征中途经四川会理,影片可以适当融入会理市的风土人情、少数民族文化。除了表达红军精神和长征精神之外,还可以表达生死和信仰的意义,来进一步丰富影片主题和价值。

肖裕声率先为影片选题点赞,“历史与时代的意义都展现出来了,艺术构思生动,结构紧凑。”他建议剧本未来的修改方向,应体现出中国红军长征在党中央领导之下达到主动战略地位,而国民党始终处于被动之中,“这不是神化,是真实历史。”

史东明则表示,《巧渡金沙江》有扎实的文学基础,可惜当前剧本描述人物出场和离场都比较仓促,片中几组人物的刻画可以更加细致。他直言影片可以参考《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金刚川》等同为重大革命题材的经典之作,打造成为重大革命历史背景下精彩的战争故事片。

明振江在发言中提到不少长征题材的影视作品。他表示长征题材作品并不少见,但“巧渡金沙江”本身有其独特之处。以此为核心的影片应该围绕“巧”字来做文章,为影片增加新的看点。陆文虎也特别谈到,“巧渡金沙江”的题材不能浪费,影片创作需要克服一定困难,可以考虑在战争场面继续下功夫。

《巧渡金沙江》围绕红军长征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会理会议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展开,题材内涵宏大而丰富,闫晓明为此作出提醒,影片应该把握好叙事主次,注意把巧渡金沙江放在重点位置,同时做贯穿好主要人物,塑造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群像。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最后总结,对于入选“国防万映”优秀影片扶持计划的影片,基金会将在创作、筹备、宣传发行等环节给予大力支持,期待《巧渡金沙江》开拓出更广泛的创作思路,力求成为与观众审美追求有所呼应的精品影片。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 duonaovod#gmail.com.(把#换成@),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This site only provides web page services. This site does not store or produce any video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legal disputes or liabilities arising from the legality and healthiness of the content.

If the content on this site infringes on your rights, please contact the email duonaovod#gmail.com (replace # with @) 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infringement. The site will handle the issue as soon as possible.

© 2025 www.duonaovod.org  E-Mail:  

观看记录